前言
4月25日,超威动力(股票代码:00951)公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总营收503.41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归母净利润2.90亿元,同比下降16.7%;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
超威动力主要从事铅酸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制造及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及特殊用途电动车等。
历年营收及净利润
超威动力历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如下图:
2020-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总营收273.05亿元、294.89亿元、319.31亿元、403.75亿元、503.41亿元。同比增长率为0.45%、8.00%、8.28%、26.44%、24.68%。
2020-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7.20亿元、5.18亿元、4.17亿元、3.48亿元、2.90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8.34%、-28.33%、-19.19%、-16.55%、-16.67%。
按产品分类来看,2024年公司铅酸动力电池实现营收276.73亿元,占2024年度总营收的54.97%;锂离子电池营收2.64亿元,营收占比0.52%;可重用材料营收224.04亿元,营收占比44.50%。
前五大客户及供应商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43%;其中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为2.15%。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9.03%;其中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为5.09%。
历年研发投入
2020-2024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2020-2024年公司分别投入研发费用8.57万元、9.29亿元、10.97亿元、12.14亿元、13.79亿元。
总市值情况
超威动力于2010年7月7日在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HK0951。
公司总市值情况如上图所示,截至2025年7月11日,公司总市值为13.77亿元。
盈利能力分析
2020-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如下图所示:
2020-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2.08%、11.27%、11.59%、8.92%、6.93%。在此期间,2020年毛利率最高,为12.08%。
运营能力分析
2020-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如下图所示:
2020-2024年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7.89次、7.12次、7.14次、8.70次、10.62次。在此期间,2024年存货周转率最高,为10.62次。
偿债能力分析
2020-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如下图所示:
2020-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64%、68.39%、65.91%、66.98%、67.92%。在此期间,2020年资产负债率最高,为68.64%。
历年人员数量情况
2020-2024年公司职工总数如下图所示:
2024年公司职工总数为14484人,相较于2023年的16721人减少了2237人,同比下降13.38%。
员工薪酬
超威动力持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为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重点培训以及考察的机会,并向员工及时传达政府针对铅酸动力电池行业政策的最新讯息,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同时,超威动力为员工提供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让员工全心全力地投入工作,发挥所长服务客户。
2024年,超威动力员工总薪酬达到了178093.30万元,相比2023年的196019.90万元,约下降9.15%。2024年超威动力人均薪酬为12.30万元。
CEO薪酬
超威动力CEO薪酬情况如下:
2024年超威动力CEO薪酬达124.00万元,与2023年持平。
历年现金储备
2020-2024年公司现金储备如下图所示:
2020-2024年,公司现金储备分别为41.60亿元、42.18亿元、31.72亿元、46.74亿元、69.21亿元。
核心竞争力
1、专利技术电池重磅发布,铅酸动力电池业务平稳增长
铅酸动力电池为超威动力的主要产品,有鉴于铅酸动力电池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及适用性好的特性,适当配合电动自行车场景需求,促使铅酸动力电池在电动自行车市场应用中保持优势。现阶段铅酸动力电池在中国电池市场有重大占比。凭著出色的科技实力和优质的产品品质,加上完善的市场管道和长久以来的品牌效应,超威动力维持铅酸动力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此外,超威动力不断推动产品升级,关注石墨烯电池领域。作为首家将石墨烯技术应用到电动车电池领域的企业,超威动力不遗余力推动石墨烯技术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超威动力累计获得相关专利突破39项,成为行业首家掌握石墨烯电池核心科技的领先企业,见证超威动力科技创新突破及展现产品优势。
2、锂离子电池业务保持稳定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产业于近数年快速发展,对动力锂离子电池提出高安全性、长寿命、高比能量、使用绿色环保等方面的要求。超威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及应用,获得“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证书”等专业认证。此外,超威动力坚持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策略、自主研发与国际国内机构和高校合作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提高产品质素,致力开发具有不同特性、不同应用领域的新产品。本年度,锂离子电池产品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2.64亿元。
3、可再生材料规范化,回收网络复盖全国
超威动力全面启动生产者责任延伸,依托全国各代理商及基层销售网站,凭借“以旧换新、逆向物流”手段在全国主要城市率先开展回收控制体系的试点工作。通过线下建立规范回收与存储体系实现全国规范化回收网路全复盖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同时,超威动力积极探索铅蓄电池绿色供应链模式,先后成立了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实现京津冀区域电池生产、废电池回收及处置利用一体化协同发展。
4、销售网络全面复盖,品牌影响拓展空间
超威动力于全中国布局销售与分销网路,全面复盖一级市场及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方面,超威动力与多家顶级电动自行车生产商保持长期合作,透过专责部门为大客户提供全面销售服务;二级市场方面,超威动力拥有庞大的分销网络,复盖全国各个省区,并设有全国服务热线,从线上到线下、从配送到安装、从售前到售后,拥有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超威动力产业布局不断完善,贸易网路遍布多个国家。持续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同时积极探索与海外企业的潜在合作,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
5、行业领先品牌屡获市场认可
超威动力作为动力电池行业领先品牌,依托深厚的技术领先优势,以顾客为中心,以产品和服务为基础,以品牌价值为核心,不断赋予品牌崭新内涵和价值,高品质发展得到行业认可,进一步巩固超威动力行业领先者地位。本年度,超威动力继续获纳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及“《财富》中国500强”并先后荣登“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及“中国企业专利实力500强”等重量级榜单。
6、坚持创新驱动,引领行业发展
科技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超威动力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扩大人才储备,增加研发实力,以“超威”品牌的高端产品品质,彰显自身卓越实力,引领行业发展。本年度,超威动力的研发开支约达人民币13.79亿元,占超威动力总收入约2.7%。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超威动力已聘请逾3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超威动力人才竞争优势突显。同时,超威动力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并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环保工程技术中心、省重点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环境保护铅酸蓄电池生产和回收再生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以及在国外建立了多家技术研发中心。
电池交易网总结
展望2025年,超威动力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以科技创新为抓手,驱动超威动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开展多体制、多机制、多形式的技术创新模式,以“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为重点,抢先布局前沿技术,加速不同材料系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化进程及成果转化,再创新佳绩,谱写新篇章。此外,超威动力将持续践行“倡导绿色能源,完美人类生活”的崇高理念,把握“双碳”战略创造的行业机遇,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超威动力将大力度推进“零碳超威”、“智慧超威”建设,打造全球化新能源平台,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动超威动力不断迈向高品质发展的新境界,多形式拓展海外市场和布局海外产业,推动全球绿色出行及绿色能源解决方案运营服务。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