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机械硬盘具有容量大,价格低的优势,使用多块机械硬盘组成raid阵列,能得到理想的传输速度,所以成为了NAS储存设备的首选。但机械硬盘意外断电容易出现损坏,针对这一特性,专业的消费者也会配置UPS设备,用于NAS的断电保护。

传统铅酸蓄电池UPS体积较大,比较占据空间。针对这一痛点,极空间针对旗下的NAS产品,推出了一款U2600内置锂电池的UPS,体积与移动电源相仿,具备全面完善的保护功能,能够避免市电断电时硬盘出现意外断电情况。下面充电头网就带来极空间U2600 UPS电源的拆解,一起看看内部的设计和用料。

极空间u2600 UPS电源开箱

按照惯例,先看包装。

 

包装盒为白色纸盒,粘贴蓝色贴纸,贴纸印有产品名称,型号和产品外观图。

 

包装盒侧面标注了UPS电源的保护功能。

 

拆开包装盒,里面为极空间 UPS电源,USB-A to Micro USB数据线,产品保修卡以及产品手册。

 

UPS电源采用银白色铝合金外壳,磨砂质感。电源侧面设有DC输出线连接到NAS。

 

电源线连接面特写可看到“DC OUT”的字样,表明该线材用于UPS电源电力直流输出。

 

数电源采用线头外壳与网尾一体式设计。

 

DC电源线接口特写。

 

测得电源线长度为44.5cm。

 

电源正反两面相同设计,皆是正中间喷印灰色“极空间”LOGO的极简设计,看上去大方简洁。

 

电源侧面无信息。

 

电源顶部一览,从左至右,依次可见DC电源插口,Micro-USB数据接口,电源开关按钮,电源指示灯以及DC电源线。

 

电源底部一览,粘贴白色塑料片,标注电源参数信息和安全标识。

 

电源参数特写:

产品名称:极空间智能不间断电源UPS

产品型号:U2600

输入:12V/4A-10A;输出:12V/4A-8A;

USB:通讯数据

额定容量:2600mAh 14.8V 38.48Wh

制造商:北京天顶星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内置一根白色数据线。

 

数据线为USB-A转Micro-USB。

 

测得数据长度约为51cm。

 

测得电源长度约为120.66mm。

 

测得电源宽度约为80.61mm。

 

测得电源厚度约为24.92mm。

 

电源重量约为375.4g。

 

放在成年男子手中感受下体积大小。

极空间u2600 UPS电源拆解

作为极空间的智能不间断电源,这款产品内部有哪些特别之处,下面跟随充电头网的镜头一探究竟。

 

首先,撕下电源底部的产品铭牌,露出内部盖板,盖板采用5颗十字螺丝固定内部塑料框架。

 

拆下底部和顶部的固定螺丝,撬开电源顶盖,将电池组和PCBA模块从壳体抽出。

 

电池组与PCBA模块一览,均固定在白色塑料支架上,PCBA模块使用螺丝固定,电池组使用白色胶水固定。

 

塑料支架背面一览,对应电池组和PCBA模块的位置镂空加强散热。

 

电池组采用黑色泡棉包裹,缓冲减震。

 

PCBA模块背面粘贴导热胶,并粘贴高温胶带固定。

 

PCBA模块电感和电容涂有白色胶水,起到固定导热作用。

 

电源输出线与塑料支架使用螺丝固定。

 

电源输出线焊接连接到PCBA模块。

 

电池组与PCBA模块通过插接件连接。

 

PCBA模块通过四颗十字螺丝固定在PC塑料板上。

 

取下四颗固定螺丝,拆下电池组和PCBA模块。

 

PC塑料板和缓冲海绵特写,可以看到海绵内部还贴了一层青稞纸绝缘。

 

电池组由四节18650电池串联而成,粘贴青稞纸绝缘。

 

电池组四周和正负极都贴有青稞纸绝缘。

 

电池正负极通过点焊连接,焊点包热缩管绝缘。

 

撕开表面青稞纸,露出四节18650电芯。

 

电芯特写,电池组内四节电芯来自BAK比克,电芯中间可见型号“H18650CH”、“BAK”标志以及出货号“A02”。

 

根据规格书信息:H18650CH标称电压3.6V,标称容量2600mA,充电限制电压4.2V,放电终止电压2.75V,标准充电电流0.2C(500mA),最大充电电流1C(2500mAh),最大放电电流4C(10A)。

 

内阻22mΩ,重量46g,工作温度-20~70℃,循环寿命达500次。

 

PCBA模块正面一览,电容和按键打胶加固。

 

清理掉胶水,在PCBA模块左侧下方为电池保护电路和电池连接插座,上方设有一路升压充电电路。右侧下方为电池充放电控制芯片,上方为电源输入插座和切换切换MOS管。

 

PCBA模块背面焊接一颗MCU和两颗开关管。

 

电池保护芯片特写,来自德州仪器,型号BQ4050。芯片采用补偿放电终止电压 (CEDV) 技术,是一款高度集成的高精度 1-4 节电池电量测量仪表和保护解决方案,可实现自主的充电器控制和电池平衡。

bq4050 器件提供一个基于电池组的完全集成式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具备闪存可编程的定制精简指令集 CPU (RISC)、安全保护以及身份验证,适用于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组。

bq4050 电量测量仪表通过一个与 SMBus 兼容的接口进行通信,并将超低功耗的高速 TI bqBMP 处理器、高精度模拟测量功能、集成式闪存存储器、一组外设和通信端口、N 通道 FET 驱动以及 SHA-1 身份验证变换响应器,融合为一个完整的高性能电池管理解决方案。

 

德州仪器 BQ4050 详细资料。

 

电池保护管来自Potens博盛,型号PDC3906X,NMOS,耐压30V,导阻5.5mΩ,采用PPAK5*6封装。

 

2mΩ取样电阻用于电池组电流检测。

 

电池组连接插座特写。

 

电源主控芯片特写,来自南芯科技,型号SC8804,SC8804 是一个支持高压输入的同步升压充电控制器,同时支持反向 OTG 降压输出,它可支持从 2.7V 到 40V 的应用范围,满足客户从高至 6 节的不同需求。SC8804 同时采用业界领先的 10V 驱动器电压,充分利用外置功率管以达到最高的转换效率。

SC8804 采用电流模式控制升压或者降压,并可用外部电阻调节开关频率, 电池电压设置以及输入输出限流值,最大限度地在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同时简化设计。SC8804 支持双向输出,通过 DIR 管脚即可轻松控制工作方向。

它同时支持包括输入限流,输出限流,动态输入功率调节,内部最高电流限流,输出过压保护以及过温保护等一系列保护功能以确保系统能适应各种异常情况。

 

南芯 SC8804 详细资料。

 

两颗开关管焊接在PCBA模块背面,同样采用博盛PDC3906X,用于升压为电池充电和降压放电输出。

 

搭配使用的2.2μH合金电感特写。

 

5mΩ取样电阻用于检测输入电流。

 

5mΩ取样电阻用于检测输出电流。

 

输出滤波电容规格为100μF 35V。

 

升压充电芯片特写,来自如韵电子,型号CN3300,是一款工作于4V到28V的PFM升压型电池充电控制集成电路。 CN3300内部集成有基准电压源,+5V电压调制单元,电感电流检测单元,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和片外N沟道MOSFET驱动电路等,具有外部元件少,电路简单等优点。

 

如韵电子 CN3300 详细资料。

 

升压开关管来自AOS万国,型号AON7544,NMOS,耐压30V,导阻4.1mΩ,用于DFN3*3EP封装。

 

68μH升压电感特写。

 

输入端VBUS开关管来自Fetek东沅,型号FKBA3031,PMOS,耐压-30V,导阻7.2mΩ,采用PRPAK5*6封装。

 

15mΩ电阻用于检测输入电流。

 

Micro-USB接口特写。

 

一颗MCU来自ST意法半导体,型号STM32F072CB,该MCU集成了高性能 ARM®Cortex®-M0 32 位 RISC 内核、高速嵌入式存储器以及大量增强型外设和 I/O。

所有设备均提供标准通信接口(两个I2C、两个 SPI/I2S、一个HDMI CEC 和四个 USART)、一个USB全速设备(无晶振)、一个CAN、一个12位ADC、一个带两个通道的12位DAC、七个16位定时器、一个32位定时器和一个高级控制PWM定时器。

 

意法半导体 STM32F072CB 详细资料。

 

稳压芯片特写,丝印7533-1,输出电压为3.3V,为MCU供电。

 

USBLC6-2SC6 ESD静电保护管用于USB接口数据线静电保护。

 

LM321单运放用于信号检测放大。

 

电源按键特写。

 

用于提示的蜂鸣器特写。

 

用于检测电池温度的热敏电阻特写。

 

拆解完毕,来个全家福。

电池交易网总结

 

最后附上极空间UPS电源核心器件清单,方便大家查阅。

极空间u2600 UPS电源标称容量2600mAh,具备UPS电源的断电保护、短路保护等多种特色保护功能,电源内接一根DC线,并配备一根USB-A to Micro USB数据线。搭配Micro USB和DC接口,分别用于数据传输和充电。

充电头网通过拆解了解到,这款内置4串比克18650电芯组成电池组,电芯型号H18650CH,内部主控芯片为南芯SC8804,是一颗同步升降压双向控制器,搭配一颗来自如韵电子的升压充电芯片CN3300,电池保护方案BQ4050来自德州仪器,适配1-4 节电池电量测量和电池保护。并采用意法STM32F072CBT6 MCU用于整机控制。

总体而言,通过拆解发现,这款UPS电源在内部设计和用料上,满足了NAS的断电保护的基本功能,支持短时间电力供应,并具备通信功能。内部电池粘贴泡棉胶带缓冲,PCBA模块设有导热胶加强散热,元件之间打胶加固,用料扎实,散热设计合理。